当前位置:笔趣阁>游戏>开挂的学霸> 第174章 三米粗的红色光束,离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4章 三米粗的红色光束,离开(2 / 2)

逐光工程基地,中控中心的众人盯着大屏幕的那些参数,听着赵国安院士的讲解。


“这道红色光束的直径是三米,之所以有如此之粗,目的是为了减小单位面积的能量功率。”


“大家不要看着能量传输的功率低,这是我们故意设置的,现阶段还是测试阶段……”


“能量传输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考虑能量传输功率的问题,还要考虑安全的问题,就现在的能量传输功率,对人是没有致命性伤害的。”


“……”


十五分钟后,中控中心响起了鼓掌声。


众人知道,逐光工程实验站试验成功了,接下来要做的是不断的调整,优化。


不过想大规模启用还要一段时间,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比如说太空太阳能发电站动力的问题,毕竟靠需要介质的等离子发动机不是长久之计,还有太空太阳能发电站所在轨道的问题等等


总的来说,要实现大规模使用的路还很长。


试验成功了,西北电子科技大学逐光工程实验站建成仪式开始了。


在山沟沟的中心,地面接收器的旁边搭建了一个舞台。


苏哲和一众见证者坐在台下,赵国安院士站在台上讲述逐光工程建设的故事,而舞台的后面是一道天外斜射而来的红色光束。


赵国安正说着,众人看到远处飞来一只雄鹰。


在众人的惊呼声中,这只雄鹰从红色光束中一穿而过。


众人担心的事并没有发生。


下午四点,西北电子科技大学逐光工程实验站建成仪式结束了,众人坐上大巴车离开了逐光工程基地。


众人回到西北电子科技大学的时候刚好是饭点,苏哲、范晓明、徐正平等一部分人吃饭晚饭,稍作休息后有坐上了大巴车。


他们这些人要连夜赶往一百多公里外的卫星发射中心参观玄武计划太空探测器的发射。


从西北电子科技大学前往卫星发射中心的一共有七十多人,这些人分坐两辆大巴车。


苏哲、范晓明、徐正平、赵国安一行人坐在大巴车上。


一行人看着车窗外远处那若影若现的红色光束。


“红色光束持续的时间有五个小时了,现在可以肯定的说,逐光工程这套系统成了。”徐正平看着坐在旁边的赵国安说。


“只能说初步成了。”赵国安谦虚的说,“说实话,逐光工程考虑的没有光柱工程的远,再说,我们不可能在地球的同步轨道上铺满太阳能电池板,但逐光工程可以将光柱工程收集的光能传输到有大气的行星上。”


逐光工程目标真的不大,只是想收集地球周边的太阳能,将收集的能量送到地球的地表,针对的只是地球。


可光柱工程不同,其收集的是太阳周边空间的太阳能,将收集的能量送到太阳系的任何一个地方,甚至是太阳系的外空间,针对的是整个太阳系。


再有,光柱工程和逐光工程的本质原理也不同。


逐光工程的核心是电能,不管过程如何,最终还会回到电能,可光柱工程不同,其核心是光能。


听赵国安院士这么说,苏哲和范晓明两人笑笑。


“赵院士!你不用妄自菲薄,不管是逐光工程还是光柱工程,都是人类需要的,没有谁比谁想的远一说。”徐正平微笑着,“说实话,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才是核心问题,只要解决了能源问题,人类百分之九十的问题都能解决。”


“是的!是的!”赵国安说着看向了苏哲,笑着说,“苏教授!你那三篇论文我做了认真的拜读,有了这三篇论文后,实现光柱工程不再是梦,人类点光能这颗科技树将会变得可能。”


“对!我也是这么认为的。”徐正平笑着点头。


“在我看了,要不了多长时间,我们就能制造出能够传输大功率光能的光缆,这样一来,过来的能量传输就不用依靠电能传输了,还有……”赵国安激动的说着。


突然,几人听到宗兰月、刘芬五名助理的惊呼声,说网络上都在说红色光束的事。


苏哲几人笑笑,纷纷掏出了手机。


一看,果然和五名助理说的那样,网络上已经传开了。


苏哲看着赵国安,笑着问:“都到这个时候了,你们没打算对外公开逐光工程吗?”


“不急!先让网络上发酵一下,这样关注的人就多了。”赵国安微笑着回答。


“国内还好,反正该知道的都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国外就不同了,对方还以为我们研制出了什么厉害的武器。”范晓明说着,“看看,网络上什么样的阴谋论都有,好多从国外网络搬来的,说我们研制出了大杀器。”


“差不多吧!”赵国安认真的说,“就现在的太空太阳能发电站,只要我们想,分分钟变成超级武器,当然了,现在天上的不行,我们在硬件上做了限制,毕竟我们研制的是民用设施。”


“对!安全问题不是开玩笑。”徐正平肯定的说,“不过我可听说了,这次我们参观的玄武计划太空探测器的发射和以前不同,是通过ss-防御系统来看这次的发射。”


赵国安左右看了看,小声的说:“我听说ss-防御系统的死光武器最高级的死光发射器的直径足有三十米,干掉一艘航母轻轻松松。”


“的确!不过这玩意特别的耗电,就拿最高级的死光发射器来说,持***钟要消耗一座五十万人口小城市一天的用电量。”苏哲解释说。


“我们这么急忙忙的发射探测器,部署ss-防御系统,还不是为了小行星相撞事件嘛!”范晓明说着。


“我们不会这么倒霉吧!就算那两颗小行星真的相撞了,也可能对我们地球没啥影响。”赵国安感叹说。


“我们要做最坏的打算。”徐正平说着。


“……”


一路上,众人一边看着网络上的新闻,一边聊着天。


从逐光工程聊到了光柱工程,接着又聊到了两颗小行星要相撞的事。


聊完了这些,又聊到了ss-防御系统。


不知不觉中两个多小时过去,众人来到了一百多公里外的卫星发射中心。


这座离塔木戈壁只有一百多公里的卫星发射中心。


苏哲一行人下车后,迎接他们的是陵州光电研究所的所长章高明。


一见面,章高明连连对苏哲、赵国安一行人表示恭喜。


恭喜逐光工程实验站的成功。


请收藏:https://m.blswlj.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