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玄幻>史上最强赘婿> 第313章:大战又起!王牌军大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13章:大战又起!王牌军大成!(1 / 2)

“没有想到,有朝一日我竟然和苏难一样扮老了。”


国君宁元宪嘘唏不已。


他头发本来是白了一点点,但现在却要染白大半。


不仅如此,这一个月来他都吃得非常清淡,整个人瘦了差不多十来斤。


加上刻意的一些装扮,整个人就仿佛老了二十岁一般。


他是五十几岁的人了,之前看起来像三十几岁,而如今看起来像七十几岁。


没有办法,天下人只相信他们愿意相信的。


不管是百姓还是臣子,都坚信宁元宪中风了,而且是在女人的肚皮上中风,大概命不久矣了。


因为中风很容易复发,一旦复发就必死无疑。


这个时候就算宁元宪站出来说寡人没事也无济于事的。


既然如此,他索性演到极致,


表现出虚弱到极点的样子。


这一个月来,他始终没有上朝,依旧是太子监国。


当然了,重要的事务还是要宁元宪自己亲自来。


“哎!”宁元宪放下了手中的奏折。


他此时已经不动怒了,否则已经差不多气死了。


这个世界的人真是太现实了,不管是百姓还是官员都是如此。


几个月前因为剿灭了苏难叛乱,并且打赢了吴越之战,他宁元宪何等风光?


声誉是何等巅峰?


那他的名声是什么时候开始变差的呢?


就是因为兰疯子和那十个乞丐。


当时宁元宪恩准他们参加恩科文武举考试,闹得沸沸扬扬。


每天都有御史和文武大臣狂喷,说他把科举当成儿戏,表面上是抨击沈浪,但实际上却剑指他这个国君。


结果呢?


兰疯子高中解元。


兰氏十个兄弟全部金榜题名。


事实证明他这个国君不是昏君,而是慧眼识英才。


宁元宪当时打脸全天下,爽得不得了。


也就是那个时候,他的名声反而变得更差了。


这群文武大臣明明错了所以才被打脸,无数的书生也错了。


但是人家压根就不在乎对错。


正是因为他们错了,所以心中更加记恨国君宁元宪,甚至是敌视。


当然宁元宪毕竟是君王,天下读书人,还有一些文武臣子就算是敌视他也无可奈何。


但是人家可以毁你名声啊。


而恰恰在这个时候,宁元宪病倒了。


瞬间无数的流言蜚语爆出。


国君马上风了,国君日御五女,旦旦而伐,所以才会中风。


甚至更有不堪者说国君之所以宠爱沈浪,完全是因为他长得俊美,有不可告人之关系。


君王和臣子之间,是永远的敌人。


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这个世界上不是臣子操弄君王,就是君王操弄臣子,当然更多的时候是在互操。


明朝的时候出现了一个操弄臣子高手,嘉靖皇帝。


他完全将臣子操弄得欲生欲死,不知道多少权臣活活被他操弄到死。


但是他稍稍年迈之后,走狗严嵩被弄死之后,就轮到他被臣子操弄了,死了之后还得不到一个好的谥号。


肃宗,大概是比炀帝好一些了,但也是中下。就是说你这个人非常刻薄寡恩,坏得很。


国君宁元宪也是一个操弄臣子的高手,在位二十年来不知道多少臣子被他操弄死,也绝对是刻薄寡恩。


但他有一点比嘉靖皇帝更强,国家重臣他基本上怎么动。


不管闹得多大,绝对不动根基。


尚书台,枢密院的几个朝廷支柱,始终稳固。当然苏难是一个例外,他已经叛逆了。


但是现在,这个根基也有点松动了。


文官这边的根基,宰相祝弘主,武将那边的根基,太尉种尧。


两个月前,表面上宰相祝弘主完全站在国君一方,压下了落榜考生闹事,将一场剧变消弭于萌芽之中。


但这也发出了一个信号。他祝弘主出声了,就如同老虎咆哮山林。


于是,众多文官纷纷依附之。


“兰疯子,兰氏十兄弟恩科考试高中,寡人算是吧这些文武臣子都得罪了。”国君宁元宪叹息道:“但可笑的是这件事情明明是他们自己错了,却要怪罪到寡人的头上,难不成看着人才不取?难不成他们想要垄断文武科举不成?”


“他们就是这个意思啊。”大宦官黎隼心中道,但嘴上是不说的,宦官不得干政。


“寡人只是病了一下,还没有倒下呢,这些臣子就迫不及待要去找新的依靠了?”国君冷笑道:“瞧瞧之前朝堂上的中立派系,足足占三分之一,现在呢如同鸟兽散,纷纷去投靠新主子了。”


“寡人究竟做了什么了?让他们如此记恨,如此诅咒于我?”


而最让国君痛心的人是太子和三王子宁岐。


之前两个人就算有斗争,也完全是在暗中,斗而不破,完全算得上是一种良性竞争。


而现在呢?


宁元宪病倒之后。


两个人的斗争瞬间激烈。


为了一个天西行省中都督的官职,不知道把多少官员送入监狱了,不知道有多少人被流放。


这个信号其实很危险。


国家一旦进入党争,那就会进入一个恶性循环。


什么发展,什么外交,统统会被影响,甚至被搁置。


激烈的党争会如同一个黑洞一样,吞噬一切。


到那个时候没有是非黑白,只有党同伐异。


而现在随着宁元宪病倒,党争已经开始了。


不仅如此,党争还是对国君宁元宪的一种藐视。


之前太子和三王子的良性竞争可以说是不断表现,并且让宁元宪做仲裁者,看看谁更加优秀,谁更加适合做这个国家的继承人。


而现在双方直接激烈斗争,几乎是直接将宁元宪这个仲裁者抛在一边。


我们两人直接开打,谁赢了谁就继承王位。


那意思是让我这个国君也在边上看着?


当然现在还没有到这个地步,但已经有征兆了。


双方掀起倒卖军粮案,贪墨军费案,不仅仅是党争的开始,也算是对宁元宪的一种试探。


看宁元宪到底压不压。


而国君一旦选择压制,彻底平息这一场斗争,那也是需要巨大威信的。


否则一定会成为一锅夹生饭,被人认为是无能的和稀泥。


所以宁元宪心中才会凄凉。


他刚刚病倒了一下,就被人这么怠慢了,就这样被人攻击污蔑。


在女人肚皮上中风,为了讨好楚王不惜签订丧权辱国的契约,借用一个荒谬边境会猎的名义割让越国利益。


这不是昏君又是什么?


而在这个时候,他用什么来压制两位年轻而又野心勃勃的王子?


缺乏足够的威严。


强行压制的话,一定会变成和稀泥,更让人耻笑。


想到北边的吴王,大清洗正进行得如火如荼。


宁元宪不由得心生羡慕,年轻真好。


但宁元宪也是一个狠人。


你们不是觉得寡人已经老了吗?已经病倒变弱了吗?


那寡人就彻底老给你们看,弱给你们看。


等边境会猎沈浪jūn_duì 一飞冲天的时候,就是寡人重回巅峰的时刻。


届时宁元宪再一次英姿勃发出现在天下人面前,毫无病态,年轻英武,仗剑四顾,磨刀霍霍。


而到了那个时候,天下对他宁元宪的质疑都会烟消云散。


所有人又会重新蛰伏在他的yín 威之下。


这个世界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宁元宪冷笑道:“羌王阿鲁冈暴毙之后,非但没有人去调查他的死因,甚至没有人理会他的尸体,任由躺在桌子上发臭,寡人当时还耻笑,现在看来寡人这几个儿子也好不了多少。”


黎隼依旧没有回答。


而这个时候,国君脑子里面不由得浮现出一个人。


五儿子宁政。


这个儿子坚毅仁厚,是不是要好一些?


天可怜见,这还是宁元宪第一次在内心正视宁政。


“陛下,阎厄大人了。”


外面响起了黎恩公公的声音。


片刻后,黑水台大都督阎厄进入,单膝跪下。


“陛下,臣……又失败了。”


什么失败了?


当然是刺杀矜君。


国君宁元宪几乎相近了一切办法去阻止矜君统一沙蛮族。


离间计,金钱收买,暗杀等等。


所有手段都用了。


但黑水台在沙蛮族的力量还是太小了,谁没事会去那个鬼地方卧底啊。


所以这些手段收效甚微。


对矜君的暗杀,没有一百次也有八十次。


全部失败!


甚至大宗师燕难飞都亲自出手了。


依旧失败。


矜君本身武功很高,加上身边有无数的沙蛮族高手,还有大劫寺高手,黑水台派去的刺客几乎全部死绝了。


想要通过刺杀来改变大势实在是太难了。


沈浪就遭到多次的刺杀。


甚至他就让剑王李千秋动手刺杀苏难,但是都失败了。


唯一接近成功的一次,大概就是苦头欢刺杀金卓。


但是现在金卓有了雪山老妖的保护,刺杀他也几乎不可能了。


雪山老妖已经决定了,把雪山宫搬到怒潮城去。因为那里日子更舒服啊,不愁吃穿的,还可以耀武扬威。


当然没有雪山的雪山宫算怎么回事?不要在意这些细节。只要我雪山老妖在,就算是火焰山也可以叫雪山宫的。


黑水台大都督阎厄道:“陛下,还是准备战争吧,靠非正常手段已经阻止不了矜君了。”


宁元宪闭上眼睛,开始回忆矜君。


真没有想到啊,这个养子会逆天到如此地步。


几年前他在国都的时候,是何等的温顺,何等的文雅啊?


没想到,竟然是如此枭雄。


备战吧!


在两个月前,张翀就说需要增兵南瓯国,而且一次性增兵十五万。


当时听起来有些危言耸听,而现在看来半点都不夸张。


但是宁元宪上哪里去弄着十五万大军?


就算倾其所有,也只能再调八万大军去南瓯国战场。


而且调这八万大军,整个北线就剩下卞逍大军了,镇北侯南宫傲大军,三王子宁岐麾下的几万大军,全部都要南下。


不仅北线空虚,就连国都防御都会空虚。


一旦到那个时候,卞逍手中的十万大军就要面对吴国的几十万大军。


幸亏有沈浪,他早早灭掉了苏难。


否则,苏难叛军,羌国大军,吴国大军,楚国大军,矜君大军,五个强敌围攻越国,那真是有亡国之危了。


沈浪和张翀解决了苏难,把羌国变成了盟友。卞逍和金卓隔空联手,击败了吴国。


如今满打满算,整个越国就剩下矜君和楚国两个敌人,或许可能还要加上一个吴国。


苏难还真是时运不济。他本来就是想要等到矜君统一沙蛮族,夺回南瓯国,席卷越国南部的时候再起兵谋反的。但是却被沈浪逼得提前动手了,结果全军覆灭,举族灭亡。


“我若把北线jūn_duì 全部调空,吴王大军会不会南下?”宁元宪问道。


阎厄沉默片刻道:“现在肯定不会,可一旦矜君统一沙蛮族,夺回南瓯国,大军北上的时候,吴王是不会错失这个良机的,他现在是拒绝了楚国的盟约要求,但并不是因为对我国讲信誉,而只是时候不到,火候不到。”


宁元宪道:“你说寡人若把整个北线防御交给卞逍公爵,他挡得住吗?”


阎厄沉默好一会儿道:“臣不知,但卞逍公爵擅长进攻,不擅长防守。”


宁元宪面临一个巨大的难题。


一旦把南宫傲的五万大军调走,那谁来镇守天北行省防线?


“南宫傲大军一旦进入南瓯国,那谁来执掌镇北大将军府?”宁元宪问道:“阎厄,你觉得谁合适呢?”


如今这位天北行省大都督,算是一个文官,而且还是一位王族,宁纲。


这也算是一个传奇人物,比宁元宪大了一辈,此人镇守天北行省已经十年之久了。


让他做后勤,内政绝对一流。


但是守城,他真是不行的。


但镇北大将军一职,阎厄作为黑水台大都督,确实无权推举。


但宁元宪就是这样的,问话的时候随意得很。


宁元宪又道:“种鄂、薛彻,宁岐三人,你觉得谁更合适?”


这三人都是一个派系的。


阎厄还是没有开口,这三人不管他推举哪一个,都更加不合适。


宁元宪道:“枢密院、兵部和户部算好了没有?如果调兵八万进入南瓯国,具体需要多少军费?”


大宦官黎隼立刻找到相关奏折,递给宁元宪。


宁元宪翻开看了一眼,顿时手猛地一抖。


八万大军如南瓯国,需要的粮草,兵器,战马,军饷等等折算成军费,再加上祝霖几万大军的开支,总共会超过三百五十万金币。


几乎超过了越国全年的赋税。


当然马上就到年底了,全国各地的赋税就要收上来了。


请收藏:https://m.blswlj.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