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其他>雀仙桥> 分卷阅读29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卷阅读29(2 / 2)

夏侯虞离开听政殿没多久,夏侯有义就素衣孝服出现在了夏侯有道的灵堂。


听夏侯有义的语气,夏侯有道殡天没两天,夏侯虞就特意派了人去给他报丧,并请他到建康城来给夏侯有道上香。


若说夏侯有义为帝不是夏侯虞的算计,鬼都不会相信。


而夏侯虞既然有这样的谋略,她十之帝对南方用兵,现在做了大司马,多半是已经说服了文帝南下。扬州、荆州、襄阳危矣。与其到时候我们被打防守,不如现纠集兵力,率先北伐。这就涉及到官员的调配了……


和前世一样。


萧桓也是拿这个做的文章。夏侯有福封了他为大司马,他领兵三万由襄阳北上,连攻三城之后,北凉文帝突然暴毙,北凉大乱,几位成年的皇子均称自己才是正统,纷纷自立为王,内斗不已,萧桓一口气打到了洛阳城,声名鹊起,直逼曾经的卫青、霍去病,对卢渊的势力形成了很大的冲击。卢渊看着不对劲,用功高震主的理由说服冯氏和夏侯有福,她又与萧桓失和,萧桓在朝中没有得力的人给他说话,他最终被逼无奈返回建康城。也是那之后,萧桓充分认识到了朝堂的影响,不知道用什么办法说服了谢丹阳,两人互为表里,在三年后北凉分裂成四五个小国时,萧桓力挺谢丹阳任命为待中,领中书监。


他则开始了第二次北伐。


第三十一章战略


今生,萧桓没能拱夏侯有福上位,没能趁着这次机会一跃成为当朝最显赫的权臣。卢渊想立西海王为帝,失去了新君的信任。


两人也算是打了一个平手。


只是不知道萧桓接下来会有什么打算?会做些什么?


夏侯虞思忖着,走了神,等她回过神来的时候,萧桓正说起卢渊的用意:“……任命卢淮为中军将军、持节、都督扬豫徐三州诸军事。着徐州刺史为前锋,安西将军为督统,从淮安调粮,北上伐凉。”


她闻言不由沉吟道:“卢渊想从京口过江?”


朝廷若想北伐,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向西南,从牛渚渡江,经历阳北上;一是向东,从京口渡江,经广陵、彭城北上。从西南北上,要借助襄荆两州。从东北上,要借助徐豫两州。


此时萧桓任骠骑将军,持节、都督豫、徐两州军事。


卢渊选择从东北上,不会是想借机把萧桓甩到角落里去吧?


夏侯虞似笑非笑地瞥了萧桓一眼。


萧桓却难掩心中的惊涛骇浪。


像夏侯虞这样擅长宫闱争斗的公主,不是应该更关心哪个家族向她示好?哪位臣子愿意给她办事?谁家的妇人对她不敬?谁家又牵扯了些什么秘辛吗?


她怎么知道北伐应该走哪条路?


萧桓讶然地望着夏侯虞,随后觉得自己做为夏侯虞的驸马,却流露出对公主一点也不了解的表情非常的蠢。他忙敛了情绪,做出一副“这没什么了不起,我们就应该这样说话”的神情,道:“不错。大将军准备从京口渡江北伐。”


前世,萧桓也是从京口渡的江,一直打到了洛阳。


如今卢淮还有卢渊坐镇建康城,粮草补给根本不用心,仗打得说不定比萧桓那个时候更轻松。


难道她重生了,没有救成她的阿弟,却便宜了卢渊不成?


卢家若是再立下此等战功,声威将一时无两,甚至比前世还要喧赫。


那她岂不是要继续被卢渊压制?


夏侯虞是决不允许这样的情况发生的。


她不愿意陷入权力的争斗是一回事,可被迫远走他乡又是另一回事。


难怪萧桓来找她。


他想必也想到了这个问题。


夏侯虞道:“你有什么打算?”


萧桓皱了皱眉,不知道是因


请收藏:https://m.blswlj.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