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大宋燕王> 第151章 标语宣扬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1章 标语宣扬(2 / 2)

“不去也别在这儿打扰我们做正事。”


“把好好的白布弄的黑乎乎的,算什么正事。我看你们就是闲的没事干。”小女孩很不屑。


“别乱说,这是在为募军做准备。”


“募军是什么?”小女孩有些好奇。


“这是国家大事,说了你也不懂。回去陪你嫂子去,别在这儿捣乱。”郭青也有些无奈。


“不说就不说,你凶什么。”小女孩气鼓鼓的瞪着郭青。


杨丛义笑道:“郭兄弟,没事儿,最后几张,马上就写完了。”说着提笔就将那张写了一半的标语写完。


“虚伪!”小女孩嘴里蹦出两个字,手一伸就将石桌上的砚台掀翻,不等众人反应过来,转身就跑。


黑色的墨汁迅速将白布染黑,桌上的这张标语废了。


郭青脸色突变,眉毛拧起,看着跑开的小女孩,说不出话来。


杨丛义也略显尴尬,不过随即哈哈道:“童言无忌,爱玩闹,郭兄弟不必在意。”


郭青不知说什么好,只得回道:“杨大哥,实在抱歉,小妹自小被惯坏了,长大了还是这个性子,都不知道拿她怎么办。”


杨丛义笑道:“还小,再长大点,懂事了就好。这标语可写不成了,幸好就剩几张,交给江兄了。”说着拿起剩余的几张白布去找江恺。


郭青则吩咐下人把泼了墨汁的石桌收拾干净。


等所有标语写好晾干,已快到午时。


事不宜迟,杨丛义当即请郭青安排些人手去城里悬挂标语,而他自己则亲自赶往城西,让江恺带了两个郭府的下人去城东。


太湖县东边是怀宁,能去怀宁应征参军的,基本都去怀宁了,不会往西跑来太湖县,而太湖县的西边有宿松县,南边有望江县,来太湖县比去怀宁近很多,在这三个县好好宣扬一番,募到好的兵卒应该不成问题。


城西,百多人忙碌的热火朝天,已经清理出一大片空地,但也只是割掉了杂草,砍掉了杂木,还未整平,远远一看还是很不错的,可要达到要求,就得把地上剩下的杂木桩挖出来,不然看着总是磕磕绊绊,一旦被绊倒,摔跤就会被扎伤。


募军在即,营地必须两天之内整好,时间有限,耽搁不得。


百多人幸苦劳累,出的是力气活,吃不饱饭,效率自然就低。


杨丛义拿出五十两银子,让张彪回城找一家离城西近的饭馆,包下中午两个时辰,准备一百人的饭食,菜里要有肉,如果可以先包两天。


张彪拿着银子,只能暗自感叹,杨大人出手真是大方,做工的一人一天一贯,现在还要请他们吃饭,这么好的事他是赶不上了。


剩余的两个衙役,杨丛义让他们帮着在官道两旁的树上悬挂募军标语,清理出来的空地上,还有不少大树,也能在路边的树上悬挂几张。


等全部挂好,远远一看,十分壮观,由远及近,由近及远,映在眼中的全是“宣威军募军”五个大字。


张彪、江恺回到城西,已是正午。


听江恺说,城里的标语已经悬挂起来很多,基本都在大街上,城里募军的氛围很浓烈,大街上人人都在议论。


听到这话,杨丛义自然欣慰,有人议论,就有人来询问,有人询问,就有人来应征。


张彪告诉杨丛义,饭馆找好了,一个中午二十两银子,准备一百人的饭菜,吃饱为止。


剩下的银子,杨丛义没收,一天三顿饭,他们五个也是要吃的,这就是他们的饭钱。


到了吃饭的时间,一百人由衙役带着,二十五人一队轮流回城吃饭,一个时辰之内吃完饭,休息半个时辰,继续开工。


江恺利用中午时间,把这些人全部登记在册。


杨丛义、江恺二人中午没有回城,张彪带来的食盒,解决了他们的吃饭问题。


下午就有人找到城西,前来应征,但由于营地还没建好,问了地址,留下姓名,便让他后天再来。


不管招募多少人,等到集中的时候,都要营地进行休整,一些基本的行军纪律,要在营地教会熟悉,不然一旦开始行军,各种麻烦都会来,最严重的就是斗殴内讧,新军直接散掉。因此,营地一定要有。


简单的住宿,简单的炉灶,招募用的桌椅等等,都不能少。


当天日落前,杨丛义和江恺带着一个衙役去采买、租赁回来一些必要的物资,有了桌椅、文册、炉灶、水壶等,又买了几匹布,做了十多张旗面。


一天时间,城西起了变化,募军营地初具规模,看起来有模有样。


请收藏:https://m.blswlj.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