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大宋燕王> 第725章 银子烫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25章 银子烫手(1 / 2)

辛弃疾在济南府度过中秋佳节之后,于北定六年八月十七日,带着数百人渡过济水,往西而去。


同一天,杨丛义在济南府又迎来了另外一个十年未见的故人。


这天上午,杨丛义刚刚送走辛弃疾一行人,返回济南府中,便听值班校尉禀报说,府前有一人口称是大人昔年同僚故人,听闻大人在北方发达了,特来打个秋风。


杨丛义听闻禀报一时之间有些疑惑,既然是十年未见的昔日同僚,那就应该是江南故人了,可他仍在江南又有交情的同僚屈指可数,没有道理此时渡江北上,跑到济南府来。


稍稍一想,也理不出什么头绪,想不到会是谁。


但来人既然说是昔日同僚,若是见都不见,那就太不近人情了。


不久,故人入府,杨丛义远远望见来人是一个面上无须的青年,好似三十余岁的模样,顿时心下嘀咕,他何时还有年龄比辛弃疾还小的故人同僚了?


但随着对方走近,渐渐看清面容,杨丛义顿时呆在原地。


“杨大人,多年不见,近来可好?”来人笑颜如花,如春风拂面,而那一双明亮的眼睛里,却泛出点点泪花,令人格外心疼。


“四......汤兄,别来无恙?”如梦初醒的杨丛义马上近前几步,嘴里说着话,脸上却挤不出半点笑容。


因为他心里有愧,愧的他不敢直视对方泛着泪花的眼睛,更不敢看对方已经不再年轻的容颜。


“多谢杨兄挂念,这些年我还好,你呢?”来人眼中的泪水再也擒不住,瞬间从眼眶滚出,顺着笑颜滑落下来,落在脚下的青石板上。


“那就好。”杨丛义喉咙发涩,说话都有些不利索。


“远道而来,杨兄不请我坐坐?”来人抬手用极快的速度抹去了脸上的泪水,依然笑容满面。


“哦,坐,坐下说。”杨丛义一经提醒,赶紧让座。


“多谢杨兄。”来人抬手道谢,当即落座。


而杨丛义则上前几步来到门口,抬手将房门掩上,而后才回身在来人身旁坐下。


“四娘,这些年让你受苦了。”杨丛义看着对方带笑的脸,脸上僵硬的做不出任何表情,因为他心里的无限愧疚让他乱了方寸。


“我还好,就是听不到你消息的日子,很难熬。”来人脸上的笑容消失了,委屈的泪水开始泛滥,如江河决堤一般,顺着脸颊滚滚而下。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十年不见的杨四娘,也就是之前同窗同僚的汤鷽。


看着杨四娘收敛起了笑容,苦的像个泪人,杨丛义本能的抓住了她的手,将她拉近。


杨四娘委屈的流着泪,顺势伏在了杨丛义的肩头。


无言,任由积攒十年的委屈化作泪水,洒落对方肩头,淌进对方心间。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等所有委屈倾泻一空,泪水流完,才重新开始用语言交谈。


“这些年很少给你写信,也没去看你,让你受委屈了。”


“我知道你要做大事,一直都知道。北方有多乱有多忙,虽在流求,我还是能打探到一些北方的消息,这也怪不得你。”


“也就前几年比较乱比较忙,其实近两年没什么大事,我该早些派人接你来北方的。”


“接我来,你汴京的两个夫人怎么办?”


“这么多年了,早就看开了,多一个人一起生活,其实也挺好。”


“你说的轻巧,你敢把我带回汴京吗?”


“我有什么不敢的!”


“你敢我也不会跟你回汴京,我还怕在那儿遇到熟人呢!”


“........”


“听说你们在汴京穷的连鸡鸭鱼肉都吃不起,是真的吗?”


“不至于,我这么大个官,想什么山珍海味,还不是马上就有人送,不过是拿人手短,吃人嘴软,不想欠下人情罢了。”


“那我这份人情你要不要欠?”


“这是多少钱?”


“三千万两,经营流求、南洋这么多年,就剩这些钱了,这次北上全带来了。”


“这么大一笔财富,这份人情该欠!”


“我就知道你在北方要用钱,那这钱就交你手里了,以后我就不操心了。”


请收藏:https://m.blswlj.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