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隐龙惊唐> 第四百二十三章 倭皇乞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二十三章 倭皇乞和(1 / 2)

ps:感谢书友“丘比特的死对头”投的月票,感谢书友“炎焱若邪”的打赏,书友们的支持是我码字的动力。


李世民闻言眼睛一亮,房玄龄也迅速回过味来。


二人眼神交流,脸上浮现出一抹微笑。


李世民摇摇头道:“李沐擅自出兵倭国,确实有罪,可瑕不掩瑜,这点小过在灭国之功面前,算不得什么?如果朕以此掩煞其功,岂不让天下耻笑朕赏罚不明?”


房玄龄立即奏道:“有功必赏,有过必罚,是为赏罚分明。天下岂敢耻笑陛下?如果陛下认为嗣王确实功大于过,可额外赏赐。依臣之见,嗣王为会稽郡王,不如加授越州,如此也可名至实归。”


李世民浮现笑意,嘴上却问道:“这……二位爱卿认为妥当乎?”


房玄龄、李孝恭一齐躬身道:“臣等以为妥当。”


李世民这才点点头道:“既然二位爱卿都作如此考量,朕也以爱护李沐计,就这么办吧。”


“李孝恭。”


“臣在。”


“你携朕旨意返回百济,向李沐宣旨。”


“是。”


“令他安排妥当石见之事后,即刻返回杭州,不得拖延。”


“臣遵旨。”


房玄龄道:“如今百济战事已平,朝廷还须安排善后事宜,加上大军长期驻扎辽城、百济,也需要撤回,臣想请问陛下可有考量?”


李世民突然看了一眼李孝恭道:“按李沐所说,百济的消亡对大唐并无益处。百济王已被新罗所杀,朕的意思是,在扶余王族中另选一人,册封为百济王。”


房玄龄道:“臣无异议。只是朝廷是否在百济驻军,还须陛下决断。”


李世民道:“驻军是题中之意,只是这人选嘛……。”


说着眼神飘向李孝恭,意思不言而明。


李孝恭突然道:“臣愿意领军驻扎百济,为陛下和朝廷分忧。”


李世民呵呵大笑道:“卿果然是国之栋梁,那就辛苦你了。”


“臣不敢陛下言辛苦,身为皇室一员,当为陛下分忧。”


“如此,卿便兼领安东都督之职,领兵二万,驻扎熊津城,监管百济。”


“臣领旨谢恩。”


……。


李孝恭退出永安门后,脸上浮现出一抹诡异的笑意来。


他微微摇头轻叹,两个加起来都一百多了,竟被一个十多岁的孩子玩得团团转。


李沐竟然连二人给出的反应都预料到了。


这让李孝恭心中震惊。


可也正因为如此,让李孝恭下定决心,踏上李沐的战车。


将自己与李沐捆绑在了一起。


……。


而李孝恭退出之后。


房玄龄道:“不知陛下为何要选河间郡王为安东都督?”


李世民对房玄龄道:“李孝恭此人,朕还是信得过的。加上方才李孝恭谏言治李沐擅自出兵倭国之罪,心意一目了然。”


房玄龄点头道:“陛下说得是,如果今日李孝恭所谏,传到李沐耳朵里,二者之间就算不至于翻脸,也会产生隔阂。况且李沐毕竟是晚辈,以河间郡王都督百济,等于在杭州和石见之间埋下了一根刺。”


李世民不置可否,眼神望向殿外。


……。


在大唐,大臣是个统称,称呼那些位高权重的官员。


可在倭国,大臣是个倭皇之下的官名。


大臣统领百官,下设左大臣、右大臣、内大臣。


请收藏:https://m.blswlj.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