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隐龙惊唐> 第四百八十二章 战略失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八十二章 战略失误(1 / 2)

所谓就地补给,就是说得好听些。


其实真正的意思就是劫掠当地百姓家底充作军粮。


这么做虽然不人道,但在这个节骨眼上,也顾及不了那么多了。


李世民随即下令,按李勣所说的行事。


会议结束之后,李世民只留下了房玄龄。


“玄龄啊,朕觉得李祐谋反透着一股阴谋的味道。”


李世民其实并不在乎一个庶子的生死,他凭着近十多年的戎马生涯养成的直觉,判断李祐谋反案。


此事发生的时间点太巧了。


房玄龄道:“李祐已经被擒,正送往长安。陛下回京之后,自然可以从李祐口中得知详情。”


李世民望着门外,幽幽说道:“朕关心的不是李祐,而是长安啊。”


房玄龄心中一震,说道:“陛下或许是多虑了,长安有太子监国,长孙无忌辅佐,寻常之事难不倒他们。”


李世民叹道:“朕正是担心太子啊。”


房玄龄大惊:“陛下此言何意?”


“承乾少不更事,行止无常,若是有居心叵测之人从中怂恿,朕怕酿成大祸。”


这话让房玄龄震惊,李世民话中之意,对太子已经极度不放心了。


父子间连最基本的信任都不存在,那太子之位恐怕真要生变了。


房玄龄不敢涉足皇位传承之事,只能出言宽慰道:“陛下宽心,长安还有卫国公、翼国公等不二之臣在,宵小翻不起大浪来。”


听房玄龄提到李靖、秦琼二人,李世民倒真是安心了不少。


此次不带李靖北伐,其实李世民是在生气李靖与李沐之间关系爱昧。


特地给李靖一个教训。


其实李世民心中对李靖还是很放心的。


“玄龄所得没错,有李靖、秦琼在京,长安乱不起来。朕还是专心应对此战,完成两朝未竟之事,建旷世之功。”


李世民的神情迅速转变,一股磅礴之气漫延开来。


房玄龄心中轻叹,他是不赞成灭高句丽的。


大唐如今缺的不是土地,而是人口。


将紧缺的人口浪费在化外之地,这生意不划算啊。


虽然高句丽时而狂妄自大,可大唐只要时不时地敲打它一番,它也就老实了。


根本不需要去灭它。


况且,北方各个游牧部落虽然势力不强,可真要灭了高句丽,它们便与大唐邻边。


大唐从此就要面临北方游牧部落时时的侵扰,烦不胜烦啊。


到时,朝廷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去应对,实在是得不偿失。


可李世民的旨意,房玄龄无法更改,也只能奉旨而为了。


接下来的几天,唐军在辽城与尾随而来的高句丽大军进行了几次小型的野战,大获全胜之后,高句丽军便扎下营来,不再进攻。


而唐军的粮草即将告磬,无力发起新一轮进攻。


两军在辽城僵持下来。


而李世民也丧失了最好的一次撤退良机。


……。


而另一路自海路进攻平壤的唐军神策卫,也已经到了兵疲马乏的地步。


虽然百济如今已经在大唐治下,可李孝恭手中全部的jūn_duì 才二万人。


请收藏:https://m.blswlj.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