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隐龙惊唐> 第五百五十四章 李勣竟是辅臣之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百五十四章 李勣竟是辅臣之一(2 / 2)

被李勣这一喝,李勣麾下的将领都跪了下来,“我等愿追随吴王殿下,正本清源,以使国祚重归正统。”


看着眼前诡异的一幕,李沐轻轻叹了口气,从胸口取出一方锦帕来。


正是当日由孙华告知,从大安宫秘处取来的锦帕。


李沐将其摊开,凑到李勣呈上的那方锦帕处,这一合拢,显然是同一锦帕上剪下来的。


而两帕右侧,皆露毛边,很明显,这方锦帕应该还有一半不知下落。


李沐将自己的锦帕递给李勣道:“这是太上皇留给我的遗旨,令我拨乱反正,重肃朝纲。”


李勣恭敬接过,细细验看,然后擎在手中,回身高喊道:“吴王殿下乃先太子承嗣,受太上皇遗旨,继承大统,天命所归。”


一时间,屋中将领皆磕头喝道:“臣等必誓死效忠殿下。”


李沐上前一一将他们搀扶起身。


回到李勣面前,“能得英国公和诸位将军助本王一臂之力,大事必成。”


当天夜里,李沐与李勣二人还在密谈。


“英国公是什么时候得到太上皇密旨的?”


李勣答道:“太上皇驾崩前约一个月。”


李沐摊开两块锦帕,指着上面右侧的毛边道:“观这方锦帕,应该还有两块,英国公可知在谁的手中?”


李勣道:“臣确实不知,不过依臣猜测,想来李靖应是其中之一。”


李沐摇摇头道:“卫国公如今正是杭州,如果他是其中之一,为何还不向我言明此事?”


李勣皱眉道:“那就奇怪了,若按太上皇的部署,自然不会将旨意留给无关轻重之人。朝中能匡护殿下的无非就那么几人……难道是秦琼?不对,秦琼已经过世,如果是他,就应该在生前向殿下阐明此事才对。况且秦琼虽然没有直接参与玄武门之变,可毕竟是陛下心腹……。”


李沐摆摆手道:“翼国公生前与我讲起过,玄武门之变时,他违抗陛下调兵参战的命令,才使得之后许多年不被陛下重用。”


李勣恍然道:“原来如此,怪不得他一直称病在家。那就奇怪了,余下二人会是谁呢?”


思忖了一会,李勣突然道:“臣明白了,如果不是秦琼,那或许在宗室之内。”


“哦?英国公可有想到会是谁?”


“如今宗室之中,身居要职,能帮得上殿下的无非二人,江夏郡王李道宗和河间郡王李孝恭。”


李沐道:“河间郡王在百济与我关系甚密,如果是他,为何不直接与我说明?难道会是江夏郡王?”


二人苦思良久,想不出个所以然来。


“罢了,不想了,日后总会知道。”李沐有些不耐了。


李勣道:“殿下说得是,太上皇用意深远,又需保密,我们想不出,陛下自然更想不出。若不是殿下今迫,臣一样也不会向殿下吐露此事。”


李沐呵呵笑道:“英国公说得是,这也算是歪打正着了。如今有英国公相助,此战胜算就又增加了一成。”


李勣拱手道:“殿下为国为民之心,臣深感敬佩。可臣还是担心,如果朝廷真下了班师的旨意,恐怕军中校尉以下依旧会有混乱发生。”


李沐道:“英国公今日带来的十多个将领……。”


李勣道:“殿下放心,这些人都是追随臣十年以上的心腹,今日之事绝不会对外吐露一字。”


“那就好,校尉以下军官不必忧心,只要等到神策卫完成休整,神机卫到来,便立即大军开拨,到时大战一起,面对敌人,他们也就安心了。”


李勣想了想道:“殿下说得有理。”


之后,二人商议起战事的细节来。


请收藏:https://m.blswlj.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