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隐龙惊唐> 第五百五十八章 决定造反(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百五十八章 决定造反(一)(2 / 2)

李沐毫不怀疑,以李世民的军事才能,会看不出此战对大唐的意义。


可现在,李世民不顾一切地令自己退兵,用意无非是怕自己立下不世之功,动摇到皇帝的威信。


而此时,李勣吞吞吐吐,欲言又止。


李沐不快地道:“英国公有话便说。”


李勣这才道:“殿下,消息传来,太尉长孙无忌重新执掌了朝堂,房玄龄被陛下勒令回府休养。若不是房相,恐怕现在大军粮草便要告急。”


李沐恍然,怪不得呢,断粮如此阴狠之计,出自长孙无忌谋划,就不奇怪了。


只是朝堂上有长孙无忌这搅屎棍在,确实与国与已都不利。


李世民重新启用长孙无忌,确实太没底线了。


李沐问道:“英国公麾下大军如今军心如何?”


李勣答道:“将士群情激昂,对朝廷断粮怨言甚多。”


说到此处,李勣压低声音道:“殿下既然有意图谋天下,如今军心士气可用,何不趁势挥师南下?”


李沐闻听,愣了好一会。


数年精心筹划、慎密安排,为得就是夺取这江山。


一直蛰伏不动,所为只是不让之前血腥一幕重演。


为得是少死一些无辜将士和百姓。


而现在,李勣的谏言不是没有道理。


二十多万大军在手,这种机会或许很难再遇上了。


况且,朝廷断粮,引得将士怨声载道,这种机会更是可遇不可求的。


李沐面临着人生的重大抉择。


“终究是要走到这一步啊。”李沐轻叹道:“英国公啊,二十多万大军,十九天粮草,恐怕还没到长安城下,就作鸟兽散了。况且,大军撤退,朱邪克勒如果趁势急追,我军被前后夹击,毫无胜算啊。”


李勣道:“以臣看,既然朱邪克勒有意罢兵议和,殿下何不先答应下来,待安稳了身后,再挥师南下,攻取长安。”


李沐心中一动,逼和朱邪克勒?


这一点应该是可以做到的,这些天来,朱邪克勒不停地派使者乞求停战。


如果顺利,或许还可能从朱邪克勒处得到一部分粮草补给呢。


想到此处,李沐问道:“英国公有把握麾下大军会听从号令,举旗起兵吗?”


李勣略一思索道:“殿下放心,臣有把握,尉迟恭、程咬金所部的心腹,臣会派人事先清除。只是臣想问问殿下,神策卫大将军会听从殿下此令吗?”


李沐点头道:“我回去找他商议,应该不会有问题。”


李勣道:“如此大事至少有五成以上的胜算。”


“起事之后,先不对外宣称,而是以奉旨班师的名义,至京畿之后,再以诛奸倿清君侧的名义传檄易帜。如此一来,不但可以顺利通过各州,不至于造成大乱,也可向各州补充些粮草。”


这晚李沐与李勣商议了一整晚之后。


天一亮李沐便返回天山军营。


回去的路上,李沐对身边李师道:“我若起事,就将背负叛逆的罪名,大哥会背弃我吗?”


李师含笑道:“四弟多虑了,神机卫上下谁不盼着这一天早日到来。”


“可想到一旦发动,长安城外将是一场血战,无数无辜将士会因此而丧生,我总觉得背负罪孽,无法释怀。”


李师道:“起事之后,固然有许多无辜之人会因此死去,可四弟为何不反过来想,若再这么南北抗衡下去,与国与民何益?如今朝廷与江南势若水火,长期内耗,一样折损的是大唐国力啊。依我看,四弟趁大军在手,就此起事,迅速攻下长安,是避免损失扩大的最好办法。”


李沐思忖半晌,觉得李师与李勣二人的想法不谋而合,如今确实是不可多得的时机,于是重重点头道:“大哥言之有理,只是我担心卫国公一向忠诚于陛下,如果听闻我骤然起事,恐怕……。”


请收藏:https://m.blswlj.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