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隐龙惊唐> 第九百五十一章 三战三捷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百五十一章 三战三捷(1 / 2)

ps:和尚向书友们作揖了,新书《汉明》正在试水推,求点击收藏推荐票。


李师全军上下自然不明白朱邪克勒心中的所思所想。


他们为此全都憋足了一口气。


那就是要让朱邪克勒后悔,让他后悔轻视了自己。


李师到肃州地界时,并没有按照原定计划,转西北方向,去玉门关。


而是在计算了行军时间之后,顺着大雪山,去了阳关。


突厥来袭,玉门关被突厥人所占。


可玉门关西南的另外一座雄关——阳关,依旧还在唐军的手里。


朱邪克勒不是没有考虑到,而是不愿分心。


阳关驻军并不多,不是朝廷轻视阳关的作用。


而是阳关、玉门关因为地形险要,可驻扎、容纳的兵力不多。


就象李勣的两卫,根本进不了玉门关,只能囤于玉门关外。


否则,如果玉门关能容纳四万人,那朱邪克勒的兵力就算再增加一倍,一个月内想攻下玉门关,也是妄想。


阳关驻有三千唐军,隶属于兵部。


但这限制不了李师。


李师不但从容出关,还带走了两千人马。


此时李师麾下凑足了一万人。


他出关之后,调头北上,路过沙州时,甚至连城门都没进。


一万大军一直向北,到达了玉门关以西二、三百里。


也就是说,李师用了七天,完成了一千多里地的迂回。


对玉门关外的突厥援军形成了反包围。


这确实够胆大的。


李师不仅胆大,还疯狂。


他的疯狂在于,率领八千人出凉州西门前,他下令不带弓弩箭矢。


除了每人一把横刀,就带手雷和投掷器。


因为当时李师所部的任务是诱敌,需要高机动,所以规定每个人的战马负重不得高于四十斤斤计,除了十斤口粮之外,其余全带了手雷和投掷器。


譬如一个人带了二十斤的投掷器,就不带手雷了。


另外的人不带投掷器,就全带手雷。


李师从下这命令开始,就没想过要用在朱邪克勒头上。


因为他很清楚,在距离突厥大军这么近的地方,与突厥任何一支追兵发生纠缠,就是自找死路。


所以,李师事实上就已经是欺君。


因为他就没有对李沐说实话。


借口说是去诱敌,实际上,李师是在谋划对来援突厥大军的阻击。


只是李师担心李沐因担心自己的安全,不采纳这个方案,这才借口诱敌,获得了李沐的允准。


但李师终究是晚了。


原本是想袭击的,可突厥援军速度比他想象得要快的多。


在他率军踏上通往玉门关的官道时,突厥援军早已在一天前经过,对玉门关发起了攻击。


于是,计划打一场阻击战的李师又郁闷了。


李师疯狂没错,但不傻。


麾下是拼凑出来的一万人,如果真与那突厥援军干上,只要突厥援军分出一支万人骑兵来,就可以将自己打个体无完肤。


所以,硬拼肯定不行。


但不拼也不行。


李师很清楚,如果这支援军真得进了玉门关,那凉州城的压力就大了(李师还不知道凉州城外的战果)。


在李师纠结时,他麾下的大军不乐意了。


特别是那五千新征集的精壮。


你说辛辛苦苦脚底磨破地跑了一千多里地,结果咋?


傻坐在沙地里吃沙子啊?


一万人,五千人不乐意了。


于是,阳关那二千人也不乐意了。


请收藏:https://m.blswlj.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