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言情>山里那些事儿> 第450章又是一个新年好(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50章又是一个新年好(1)(2 / 2)

远远的,终于看到了煤窑厂,看到了学校,看到了工厂,转过村南的土窑上的山神庙,村里的小石桥也看到了。


小石桥旁边的老槐树下,一个头戴围巾,身穿花袄的女人在等着他回来。那身影海亮十分熟悉,她就是自己的媳妇玉珠。


每次海亮出门,赶回家的时候,玉珠必然会站在村口的小石桥上等着他。


这种习惯一直保持了十年,玉珠的旁边是闺女灵灵,灵灵也从城里放假回家了过年了。


再旁边是天昊,王海亮的干儿子。天昊看到父亲,同样招起了手:“爹……!”


王海亮停下摩托,一下子扑过来,将一对儿女,包括媳妇,全部揽在了怀里……。


随着新年鞭炮声的响起,94年就那么结束了,95年终于迈过门槛。


从这一年起,人们觉得过年没意思了,越来越没有滋味。


因为现在日子好过了,不缺吃不缺喝,也不缺钱花。过年跟平时的日子没有什么不同。


餐桌上到处是鸡鸭鱼肉,孩子们的兜里也有花不完的零用钱。


他们不用再盼着过年,盼着穿新衣服,盼着吃饺子,盼着长辈们给的压岁钱买鞭炮,然后将鞭炮拆开,一个一个点。


电视也普及到了千家万户,人们可以一边吃年夜饭,一边看电视联欢晚会。


家家户户都在笑声中过年,其乐融融。


这一年,在大梁山最不幸的是张大栓的家。张大栓这个年没有过好。


从前,四妮在的时候,这个年还好过,因为有四妮照顾他。


每年的三十除夕夜,四妮煮出来第一碗饺子,必然是先捞出来,放进竹篮,下到红薯窖,给公爹尝尝鲜。


张大栓也总是第一个尝到过年的饺子。


第二天起五更,一碗饺子捞出来,四妮也是第一碗捞出来,送进红薯窖。


张大栓从来不为吃食担心。


可四妮走了以后,张大栓就倒霉了。他只能自己照顾自己,一个人做。


他白天不敢出来,担心村里人看到,所以就饿着。


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才从红薯窖爬出来,扑进厨房弄点吃的。


他小心翼翼,不敢大声,担心锅碗瓢盆碰撞,惊醒女人大栓婶。


他不会做饭,都是穷将就,疙瘩汤,剩饭剩菜,有啥吃啥,啥也没有,最惨的时候,他煮玉米粒,煮麦粒吃。


吃完以后抹抹嘴,再返回红薯窖。


过年的这几天,大栓婶非常欢畅,整夜整夜不睡觉,不是蒸包子就是剁馅子,窜肉。要嘛就是给孙女做衣服。


她不睡,张大栓在红薯窖也不敢上来。鸡肉,鱼肉,猪肉还有韭菜馅、大葱馅的香气穿过红薯窖的入口飘进来,张大栓就馋的口水直流。


他心里一个劲地骂:败家娘们,这是窜了多少肉啊?买了几只鸡?买了多少条鱼?


日子不过了,这么浪费?以为你家开金山啊?


尽管现在日子宽裕了,家里很富裕,可张大栓不想这么浪费。


他知道,这些肉都是大栓婶窜给孙女灵灵吃的。大栓婶担心孩子受屈,在学校吃不饱,所以回家以后,就给孩子恶补营养,孙女正长个呢。


张大栓对家里的情况现在一无所知,四妮不在没人告诉他。


听说儿子的家具厂又扩建了,存款也增加了,现在四妮的手里有活动资金八百万?一千万?还是一千二百万?


张大栓不敢想象。


十三年前,他在城里开启了第一个家具厂,那时候拥有五十万家产,整个城市的人都是羡慕不已。山里人更是羡慕不已。


要知道,那时候万元户是很少很少的,十万元户更是凤毛麟角。他简直就是大梁山的土财主。多少大姑娘小媳妇看着眼热?


如果不是二狗长得丑,说不定早就成亲了,孙子都抱一窝了。


现在,万元户已经不算个啥了?谁家没有三万两万的存款?大梁山今非昔比。


张大栓啥也不想,就是想四妮,他甚至对儿子的死活都不再关心,反而对儿媳妇想的不行。


当然,这是一种不掺和杂念的思念,就像一个孤苦的老人,想念唯一的闺女。


四妮真是比闺女还亲,有四妮在,就不用担心挨饿。


张大栓已经饿两天了,两天水米没沾牙,肚子咕咕叫。身上的衣服也又脏又破。


咋办?咋办?必须上去弄点吃的,要不然就会饿死?


张大栓想着,舔了舔嘴唇,耳朵听着外面的动静。


年三十的晚上,吃饺子以前,是要供奉祖宗的。


活人要过年,死人也要过年,供奉祖宗是晚辈对死去长辈的尊敬和怀念。


大栓婶也供奉了祖宗,在院子里贴了老天爷,厨房里贴了灶君,家门上贴了门神,粮仓里贴了仓官儿。


她还专门给张大毛留了位置,供奉了张大毛的灵位。


张大毛的灵位在老天爷的旁边,上面写着,先夫张大毛之灵位。


请收藏:https://m.blswlj.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