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3节(2 / 2)

“到!”杨班侯大声道。


杨班侯心中嘿嘿一笑,暗想周秀英和黄士海留守了,剩下的估计是先锋军和跟随李振出征的人选了。现在他一个人被李振单独的叫出来,很可能是先锋军的人选。杨班侯心中喜滋滋的,眼中满含着期望,等着李振下令。


李振不知道杨班侯心中的想法,不快不慢的说道:“杨班侯率领第一团的士兵,奔赴南京和戚镇海的第二团士兵汇合。两路军的主要任务是防止太平军攻打上海,其次的任务是吸引发匪的兵力,趁机歼灭。你们自己审时度势,相机而动。”


杨班侯张大了嘴,没想到是这一命令。


这一下,杨班侯也愣了。


杨班侯见到李振的严厉的目光,一下清醒了过来,大声说道:“末将遵命!”


李振目光一转,喝道:“史密斯、鲁少川听令!”


“到!”史密斯和鲁少川同时道。


两人都是神色严肃,史密斯喜怒于形色,鲁少川脸上也是看不到丝毫的嬉笑的情况。这厮能正经起来,也能嬉笑随意,脸皮贼厚贼厚的。


李振吩咐道:“调集第三团士兵和第四团士兵,随我出征。”


“是!”


两人大声应下,声音中饱含着无尽的欢喜。


史密斯和鲁少川随军出征,让黄士海、周秀英和杨班侯都感到无奈。一个洋人和一个最不靠谱的海盗,竟然跟着李振出征了,出乎三人的意料之外。


李振大手一挥,吩咐道:“好了,去准备吧。”


鲁少川和史密斯乐呵呵的走了出去,杨班侯和黄士海摇头叹息,但还是选择了离开。唯独周秀英并没有离开,反而是眼汪汪的看着李振,脸上带着期盼的神情。李振神色严肃的说道:“秀英,这是我和先生商议的结果,先生说你适合留在上海,你就留下吧。”


周秀英目光一转,森冷的盯着柳太平,杀气四溢。


柳太平嘴角轻轻抽搐,这是什么事情啊?


分明是李振自己的决定,和他无关啊!他只是和李振讨论了一番,现在成了他的责任。柳太平也没有反驳,说道:“周将军,你麾下的士兵没有训练好,留守是最合适的。”


周秀英哼了声,转身就离开了。


显然,女将军怒了。


等周秀英离开了,柳太平苦笑道:“大人,您这可是坑苦了老朽。周将军住在府上,老朽这一家子也住在府上,您把脏水泼在老朽身上,这不是让老朽为难嘛!”


李振笑道:“秀英也就耍耍小脾气,不会有事的。”


柳太平暗暗嘀咕,既然是耍小脾气,您何必推到我身上呢?


旋即,李振收敛起笑容,起身走到柳太平身旁,严肃的说道:“先生,我率军出征,上海的一应大小事情就交给先生了。”


柳太平郑重的说道:“大人放心,老朽在上海一天,就保证上海一天不乱。”


四目相对,都是浮现出了一抹笑容。


ps:三更之二;


第229章 林中观山景


虞山,位于江苏境内,是江苏省北面常熟县境内的一座名山。


历史上,常熟县在1860年被太平军占领。此时太平军刚刚调整北伐的方针,把主要的兵力放在江北大营和江南大营上,显然还没来得及占领常熟县。李振带着两个团的士兵,加上李振自己的护卫以及后勤士兵,足有近三千人。


大军从上海出发,一路往北,抵达了江苏省北面的常熟县。此前,李振派出了探子,探听到了太平军和江北大营士兵的消息。


李秀成和吴启功都率军朝常熟县赶来,李振便在虞山落脚。


虞山横卧在常熟县的城西北面,北濒长江,南临尚湖,有着绝佳的地利优势。因为虞山的山体由西北向东南展布,峰峦连绵起伏,南北宽约3公里,东西长约7公里,山脚一圈约有20公里,隐藏李振率领的三千士兵,完全是可以的。


说起来,这虞山在历史上也是大名鼎鼎,属于一处风景胜地。


史料记载,周文王姬昌的爷爷名叫古公亶父,此人才华出众,一手缔造了周氏部落,使得周氏部落强盛一时。周朝建立后,被尊称为‘周太王’。古公亶父有三个儿子,老大叫太伯,老二叫虞仲,老三叫季历。


三兄弟的关系非常融洽,都是才华卓越的人,而且品德上佳。按理说,太伯是绝佳的继承人,但是季历的儿子姬昌年少聪慧,博得了古公亶父的喜爱。古公亶父喜爱姬昌,对人说继承他大业的人非姬昌莫属。


然而,部落中是长子继承制度,必须是太伯继承。


即使太伯无法继承,还是虞仲,两人在一天,季历就不可能继承王位,也就意味着姬昌无法继承王位。


太伯和虞仲商议后,不忍古公亶父为难,以前往南方采药为父亲治病为由,离开了周氏部落。太伯和虞仲到了被人称为荆蛮之地的江南水乡,接受了当地断发纹身的习俗,也把相对先进的农耕技术和文化带了过来,建立了“勾吴”小国。


太伯为王,但是太伯无后代,死后由虞仲接位。虞仲死后,葬在了一座普通的山上。百姓为了纪念虞仲,就把此山改为虞山。


李振站在莽莽群山中,看着苍松争绿,翠柏成群,山中的湖面粼粼波光,心中也是激荡不已。此山、此景、此胡,当真是令人心情愉快。


“沙!沙!!”


一阵脚步声从山林中传来,鲁少川和史密斯联袂而来。鲁少川大步前行,脸上浮现出激动的神色,史密斯稳步前行,神情平静,并没有多少激动。


“大帅!”


两人来到李振身旁,抬手行礼。


李振目光仍然落在山下的湖面上,问道:“吴启功和李秀成到哪里了?”


鲁少川手舞足蹈,唾沫横飞的说道:“大帅,吴启功带着士兵已经进入了常熟县,距离虞山还有十余里,再有一天时间就可以抵达虞山了。据探子打听到的消息,吴启功的兵力已经损耗严重,只剩下千余人,而且都是长途跋涉的疲惫之师。反观李秀成,虽然也只是率领三千精锐追赶吴启功,士兵却是精力十足,战斗力远胜吴启功。”


史密斯插嘴说道:“不仅如此,杨秀清和秦日纲两个发匪主帅还率领五万大军跟在后面。大帅,我们只有三千精锐,若是要击败杨秀清的大军,恐怕有很大的难度。”


请收藏:https://m.blswlj.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