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大明世祖> 第八十五章 私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十五章 私报(2 / 2)

“我想着,或许是天津的织场较多,她想逃婚,就躲到天津来干活。”


“去天津?”郑森被震到了:“天底下还有如此稀奇的事?贵千金真的是胆大。”


“您瞧瞧,这是她在家里成天看的玩意儿,这是正经姑娘能看的吗?”


男人从怀中,掏出了一叠小书。


郑森展开一看,与普通的书籍相差不离,但篇幅略小,纸张也更细腻一些的报纸。


边上细细地小字:凤鸣汇。


而上面的文章,更是容易让人怒火中烧。


这是一篇故事,介绍着某个女工逃婚来到天津,找到了自己的如意郎君,过上了幸福的婚姻生活。


剩下来的几篇,都是关于什么才子佳人的故事,逃婚,偶遇才子,鬼神相助等等……


说白了,就像是专门为女人而办的故事汇集。


这上面的话漏洞百出,细细的读来,里面充斥着大量的反叛思想。


郑森恼怒道:“真是岂有此理,这等文章,这不是诱导他人误入火海吗?”


“该杀——”


男人苦笑道:“这玩意儿是从天津府流过来的,听说在那里很是盛行。”


“所以,我才想去天津,把女儿找回来。”


“这个儿子一辈子就废了,我就想这个女儿招个上门女婿,谁曾想她竟然跑了?”


“要是不把她找回来,我这一辈子就没了……”


“你放心,朝廷是不允许私人办报的,这些人真的是在找死。”


“这是报纸?”男人惊了:“这不是书吗?”


郑森冷笑道:“你瞧仔细了,这般不过十几页大小,只不过是把报纸给裁剪成了书罢了。”


“说是书,其实就是为了躲避朝廷审查。”


剩余的几本书,封面都同样是凤鸣汇的字样,上面标志的日期,分别是二月,三月等。


可以说,这种月出一本,薄册状的书,根本上还是报纸。


一路上,郑森面带思考,来到了天津府。


当下车,他就吩咐道:“去市面上搜,我倒是想要看看,这样的书籍还能有多少?”


言罢,郑森径直来到位于天津府衙,出示了告身后,就直接被请进了衙门。


各个知县,府衙官吏,都过来拜见,然后就是酒席共庆。


直到夜间,他才回过神来,询问起了状况。


仆人则道:“小的也不知怎么找,就将市面上在卖的都买了一份过来……”


郑森一愣。


出现在桌面上的,是一堆报纸。


或者说,是一堆薄册,打着卖书名义的报纸。


其上,不仅有各类型的小说,还有各种评论,新闻。


哪家大户婚嫁,哪个士绅产子,哪里出现什么稀奇古怪的事,应有尽有。


而大明公报上呢?


作为官方的喉舌,只是纯粹的政治宣告,些许的任命,政评罢了,只有那些读书人喜欢看。


而更多的普通百姓,喜欢的只是家长里短,街头巷尾的稀罕事。


而这些,都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作为官员,统治阶级固化一员,郑森从这些之中,立马就看到了危机:


舆论被操控的危险。


早在大明公报初年,朝廷就颁发谕旨,不允许地方任何人办理报纸,违者一律从言处理。


但现在,天津府,距离京城三百里外的地方,却到处都是私报。


虽然隐秘地拿书册作掩护,但实质上却被他看穿。


怒气来得快,去也得也很快。


一碗醒酒汤后,郑森露出了思考状:


私报,真的禁得住吗?


从大明公报诞生的那一刻起,在整个大明掀起了惊涛骇浪,同时却又让无数人蠢蠢欲动。


毕竟,就连官方的银圆都有人敢私造,更何况是报纸了?


公报卖一毫,我就卖五十文,一万人买就是五百块银圆,这是多么大的一笔收入?


秘密的安置个办报的地方,然后街头巷尾的去卖,被查到的机会太小了。


危险小,成本低,利润大,谁能忍得住?


“查了一批,还有一批,源源不断,就像是私盐那样,禁断不绝。”


郑森叹了口气,感到颇为无奈。


“天津府都是这样了,整个江南怕已经泛滥成灾,只有京城好些罢了。”


“算了,此事已然非我所能制之。”


郑森无可奈何下,只能写上密信,封入匣子中,转送入玉泉山。


到了这个地步,只有皇帝能去做了。


不过,他到天津府任职,虽然对于私报无可奈何,但却对于拐卖等事,却是动了雷霆手段。


首先,他学习京城,推行暂住证政策。


所有在工厂中女工,必须写明身份,户籍,办理暂住证后才能继续在工厂中做事。


这样一来拐卖妇女的案件就会小许多。


同时,这也是为了帮那些那些女儿逃亡,或者不见的家长们找寻。


然后从工厂,扩充到了所有人天津府城,改变鱼龙混杂的情况。


第二件事,就是打击青皮无赖。


俗话说,但凡潮湿污秽的地方,必然是有虫蛇的,而天津拐卖案盛行,没有青皮无赖的操作,根本就无法实行。


经过多年的时间,开国初年打掉的那一批青皮们已然又长了一茬,必须要收割了……


郑森在天津府忙得不可开交,而在玉泉山,皇帝忙里偷闲,再次收到了密匣。


“私报?”


皇帝感觉到惊怒,这群人竟然如此肆无忌惮,无视朕的谕旨。


但转眼一想,皇帝算个屁呀!


后世街头巷尾都是摄像头,拐卖孩童的依旧不可胜数,更何况他这个皇权不下村的皇帝。


“有句话说的好,凡事物存在,就有其存在的道理。”


“大明公报就想是严肃文学,正式而又板正,看多了就会腻,但又不得不看;私报就像是小说,有趣而有诙谐幽默,惹人喜欢。”


“这玩意,是禁止不了的。”


朱谊汐不得不承认,对于放出报纸这玩意,如今着实让他力不从心。


“堵不如疏,禁不了只能去管束。”


皇帝无奈道:“真的要放开了……”


请收藏:https://m.blswlj.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