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隐龙惊唐> 第八百四十九章 只想以直报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百四十九章 只想以直报怨(2 / 2)

文武兼备,可谓是不可多得的大唐儒将。


李沐都曾不止一次地说过,李师恐怕是长安城中最帅的男子了。


可李师的内心,绝不象外貌那般阳光。


他骨子里有一种狠,对敌人的狠。


这不象他祖父李靖持重,更象他的父亲李德謇。


李德謇可以为了一份执念,追随李承乾谋反,最后落得个流放的下场。


若不是看在李靖劳苦功高的份上,当时李世民绝不会留李德謇一条生路。


而李师,其实也一样,他也喜欢剑走偏锋。


没能力的叫莽撞,有能力的人才叫剑走偏锋。


但与他父亲李德謇不同的是,李师选对了人,站对了队。


李师很明白,李沐让他统帅西征大军的用意。


这绝不仅仅是李沂应变能力不够。


而是李靖老了。


人老了就该回家熙养天年。


军机处辅弼大臣之位就空缺,军机处的平衡就会被打破。


李师虽然追随李沐,有拥立、潜邸之功,也有不少战功,但想要入军机,那还差得很远。


所以,李沐需要为李师添上一笔足以服众的军功。


这样,至少李师可以在以后有资格入军机。


西南战场打到现在这个局面,赢肯定是赢定了。


十八万大军,有神机、神策两卫参战,灭区区党项已经是手到擒来。


关键之处在于,吐蕃。


怎么打,打到什么程度,这就是李沐给自己的考验。


所以,当李师一得到松赞干布父子先后陨命的消息,立即做出了决定。


他甚至不向朝廷上书战术方案,直接就做出了出兵决断。


也就是说,这个时候,李沐还刚刚回到长安。


十八万唐军全军西向,三路出击,进攻吐蕃。


所谓艺高人胆大。


李师、李沂、韩威三人,都是胆大者。


先不说始作甬者李师。


就说韩威,他敢逆旨不予抵抗,率西南军团撤退至大散关,至西南十数州之地沦陷,这个胆子显然不比李师小。


但他确实做到了,以不足六万jūn_duì ,生生将吐蕃、党项二十多万大军挡在大散关以西。


而李沂就不用多说了,他最大的梦想就是领兵驰骋疆场,而不是在长安身居高位,做个安乐郡公或者郡王。


面对如此战机,要让李沂恪守仁义之道,不去“欺负”吐蕃孤儿寡母,恐怕普天之下,也就只有李沐能拦了。


天高皇帝远,没人能拦得了。


问题是李沐想拦吗?


若论对李师、李沂心性的认知度,恐怕大唐还没人比李沐更了解。


既然做了这种安排,李沐的心思不言自明。


李师的出兵命令,得到了李沂、韩威的全力支持。


征伐吐蕃的战争,就迅速暴发了。


李师确实够拼命,他甚至连后备队都不留下,三路齐进。


要么不鸣,一鸣惊人。


三日后,韩威破栖鸡、老翁等城,击溃吐蕃守军五千人。


李师攻破维州,歼敌一万八千人。


李沂过大渡河,占领诸济城,杀敌七千。


请收藏:https://m.blswlj.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